未命名  

PART 1: Understanding the Language of Plants

The Science of Aromatherapy

 

ONE: The Foundations of aromatherapy

 

何謂精油?

作者由精油的神秘學傳統講起,在文藝復興時期essence這個字代表第五元素,是組成世間一切事物的基礎,原本精油被視為一種第五元素,在中世紀時期用了很多字眼(essence, quintessence, essential oil )來描述蒸餾過程不同時段的產物,他們之間只是純度上的不同,而早期煉金術或神秘學上的概念,都與精油習習相關,因為蒸餾便暗示著不純的物質慢慢地被淨化,只要經過蒸餾,便能讓物質擺脫或超越原本的物質性,進到精神層次。

 

19世紀始,因為化學的興起,及蒸餾技術的進步,精油開始變的不神秘了,稱為去神秘化(demystification)。而蒸餾的過程也不再是儀式,而是技術,這時出現了一個新的概念,稱為簡化主義(reductionism),精油的概念從此被簡化了,人們討論精油時會直接用化學結構、成份來代表精油。精油就只是許多化合物的組合,雖然簡化主義看起來很科學,但也讓精油原本帶有神秘的特質崩解消失了,變成是一些化學成分的組合而已。也因如此,精油開始出現了一些較科學化的研究,如蓋特福塞指出,精油之療效是歸功於裡面的成份。

 

傳統上精油的效果如何被定義?

1、如何以精油來擬定治療的對策?

2、如何對主流醫學來證明芳香療法的效果?

芳療人士開始以科學的語言來溝通,解釋精油的療效性。為了達到這兩大議題,芳香療法的書籍中也大量使用物理學、藥理學的專有名詞,因為若不如此,精油會很容易被忽視。

 

以薰衣草為例,雖然日常生活上人們會使用其療效,但並沒有任何文獻證實薰衣草的確是有其功效的,因為這需要實驗來證明,而因為沒有任何實驗證明,在科學界中,薰衣草的療效便不被承認,而這也是其吊詭之處,明明大家都知道薰衣草確實有效,但偏偏又不被承認。

 

由於以上的議題,芳療界不得已要用成份大類來敘述芳香療法,這也是在無可逃避之下,為了不被孤立,用來與主流界溝通使用的語言。

 

那麼為何醫藥界無法證實精油的有效性? 這牽扯到2個條件:

1、要有實驗。

2、講究機轉。

醫藥界認為,精油不能只知其療效,更要去證明其機轉在哪? 例如: 檸檬醛(存在於香蜂草、檸檬香茅等)有鎮靜作用,為了要說明其鎮靜作用,我們得要設計一個實驗,取出神經細胞,再滴上檸檬醛,來看看它是否降低或激勵了神經的興奮性,但這個過程其實非常地麻煩,很難去完整地實作,因此醫藥界才對精油的有效性無法承認。

 

簡化主義的限制?

通常實驗的設計只會允許一個變數(控制變因),但自然界其實是很複雜的,醫藥界會把他們看待單一成份的態度拿來看待精油,例如: 阿司匹靈,它的成份單純,實驗時可以簡單控制一個變因,但是精油卻有多種芳香分子,而且可能每一批精油的成份組成都不大一樣,所以無法個別單獨實驗其機轉,也無法去控制或固定芳香分子的比例,在這情況下,醫藥界出現了一個簡化的方式,他們在精油中選出一個最重要的成份(明星成份),假設精油只有這一個最重要的成份,不去管個別成份,實驗時只去檢驗其明星成份,例如: 香蜂草中只選擇檸檬醛來實驗其療效。但這會有個問題,例如: 用薰衣草來治療燒燙傷,但我們無法把功效歸功於任何單一成份,因為這是所有成份合作的結果(協同作用),因此,醫藥界看待精油的方式是不對的。

 

傳統對精油的認識(會舉出各功效的經典研究,於哪一年最先提出):

1、抗菌: 抑制細菌生長或直接殺死細菌,很早就有研究文獻,但由於大多是法語,有很多英語世界的醫藥學家便以語言的隔閡為藉口,忽視了法國的抗菌研究,仍舊選擇用藥及抗生素,由這點看來,歐洲在精油抗菌這方面的研究是較為先進的。雖然精油的抗菌效果可以直接呈現,但為何精油可以抗菌並沒有足夠的理論解釋其機轉,有些的假說認為精油是藉由破壞細菌的細胞壁或某些生理系統導致細菌的死亡,但機轉還是無法說明很清楚。

【玫瑰: 說明原精和精油是有差異的,由於萃取方式的不同,原精有較多的苯乙醇,揮發性較強的成份會出現在蒸餾精油中,而揮發性較低的但溶解度高則會出現在原精當中。】

2、抗真菌: 1960年代,精油可治香港腳,但也無法說明其機轉。可能精油會影響黴菌、真菌體內的一種還原酶酵素(HMG-COA-RE),讓真菌無法生長。

3、消炎: 德國洋甘菊首先被拿來研究,倍半萜烯類都具有消炎效果,但也是機轉不明,有可能是藉著抗自由基來消炎。

4、抗病毒: 這部份發展的較為成功,因為早期病毒較不為人熟知,一直到了1960年代之後,病毒的概念才慢慢被建立起來,而愛滋病(AIDS)的問題發生後,人們才開始有意識抗病毒的藥物是非常缺乏的,於是有些科學家便開始研究精油抗病毒的療效,並且有了劃時代的成就,他們發現有許多精油及芳香分子都具有抗病毒的療效,但抗病毒的療效多半是非選擇性的。例如皰疹病毒幾乎使用任何精油皆有效,在醫藥界,通常是某一種藥對抗某一種病毒,但在芳香療法界,精油的抗病毒是沒有專一性的,所以對各種病毒皆有效果,而效果亦不會專一在某個器官上,所以可能同時對皮膚、消化道等各方面皆有效果,這就叫做非選擇性或無專一性。

德國洋甘菊中最重要的是alpha-沒藥醇,這是個很脆弱的成份,很容易在植物開始變老的時候,氧化成為沒藥醇氧化物或沒藥烯,其療效就會變差。也有文獻指出德國洋甘菊是有解毒功效的,它專門解感染後殘留在身體內的毒素,如格蘭氏陰性菌,也可以處理因為感染造成的慢性後遺症,如常由抽煙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或嚴重感冒後的久咳不癒。其他尚有茶樹、蜂香薄荷(最有效的抗上呼吸道、泌尿道病毒感染精油)等。

5、平衡自律神經: 研究從1973年開始,藉由平衡自律神經,精油可以達到抗痙攣、抗焦慮、鎮靜作用、或心悸等功效。

 

近來的發展:

90年代開始,精油在治療慢性疾病、代謝疾病、荷爾蒙相關疾病的治療效果被確認,尤其1990年起,精油的抗腫瘤效果常被討論,尤其是萜類化合物,但從2001年起,所有相關研究突然停止了,作者認為這是醫療界的陰謀,他們怕精油這種便宜又易取得的抗腫瘤成份會被大眾所知道。

近年來,芳療界的觀念也開始革新,從前都覺得精油中應該要有最重要的明星成份,但現在確認為,精油中會有多個有效成份,其效果可能來自其協同作用,並非只是某種明星成份的作用。例如最常見的萜烯類成份,療效便有許多種,所以像茹絲的蛋提出的各種精油有主要成份(療效)的觀感,現在看來是有些過時的。所以芳香分子跟療效的對應絕非一個蘿蔔一個坑,而這也呈現出自然界真正的樣貌。

 

科學文獻可跳過:

松樹、馬鞭草酮可減少骨質流失、龍腦和樟腦可抑制破骨細胞,讓骨質不易受損。永久花經由保護作用、再生、及抗自由基來達到消炎作用。經前症候群(PMS)等月經問題可用貞潔樹。老師提出爭議: 貞潔樹是唯一可以抑制雌繳素與睪丸酮(有黃體素效果)的精油? 因為在法系芳療的概念中,是還有其他精油的。有些精油可抑制BC肝等肝炎,但也是機轉不明。

 

新芳香療法:

要用較創新的眼光來探討芳香療法,例如在20世紀後半開始,很多細胞研究興起,所以生物與化學之間開始有了溝通的空間,可以用分子生物學等來探討精油的療效,而要探討精油的療效,應該探討到細胞的層次,甚至探討精油如何來影響細胞的蛋白質及細胞膜。

 

精油作用在我們身體是作用在很微小的組織上,如尚瓦涅醫生1964年出版的「實用芳香療法」,裡面提到檸檬精油可以解毒、養肝,所以大家都這麼用,從前認為這是無法證明的,但現在發現其實是可以證明的,因為有很多精油中的成份皆能增加肝臟的解毒酵素,是藉由肝臟二階段的解毒(第一階段: 軟化,第二階段: 共軛結合)。肝臟內很多酵素會參與處理外來物質的過程,而這些酵素常可被精油所激勵,例如檸檬精油。

有些人喝酒後易臉紅或易醉,也是因為肝臟解酒酵素的關係,用柑橘類精油可提高此酵素,來達到養肝的功效。但有例外,例如可樂中也有柑橘類,但喝可樂無法養肝,因為可樂中有其他成份會抑制肝臟解毒酵素,另外像是萊姆(酒精濃度高)加可樂(傷肝)便是一種超毒調酒。

有些新的研究指出,精油能抑制某些酵素,如HMGCOA還原酶是一種控制身體膽固醇跟荷爾蒙合成的酵素,所以有些精油能降低膽固醇或處理荷爾蒙失調,甚至能間接的達到抗癌效果,這是因為很多腫瘤惡化的過程,會伴隨著膽固醇的增加,所以過多的HMGCOA還原酶會導致癌症的惡化,因此精油可能是透過對酵素的控制來達成抗癌功效。

 

受體理論:

受體是細胞膜表面接收訊息的位置,受體通常會搭配一個配體,在一些研究中指出,精油是能夠跟受體結合的,可以當作配體的替代品,例如有些精油的成份跟荷爾蒙非常類似,所以身體細胞接收了精油成份,就像接收了荷爾蒙一樣,而這是精油與受體結合的第一種方式; 另一種是精油可能會改變受體本身的蛋白質結構。(方法1是扮演假的鑰匙,方法2是改變鑰匙孔。)

 

精油也可以與核受體運動(受體有2種,一種位於細胞膜表面,另一種位於細胞膜的內部,稱為核受體),訊息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後,到達細胞核部份,核上便有核受體可接收,例如金合歡烯(伊蘭、茉莉中)會影響細胞核內部的功能,藉此影響細胞的成長、發育與代謝,所以在使用了花朵類精油後,可能會促進細胞的成長、發育及代謝。

精油也能調控訊息傳導物質,間接達到消炎的作用,例如倍半萜內脂(土木香、山金車、藍艾菊)

 

結論:

早期對精油的理解都是探討其明星成份,以研究人工合成藥物的方式來研究精油的單一成份,如檸檬香茅中最有價值的是檸檬醛,但是現在芳療界的想法改變了,已經會去探討精油內芳香分子的協同作用。

換句話說,在早期有2種想法:

  1. 精油中一定有個最主要的成份,決定了其療效(這部份已被推翻),例如檸檬香茅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其明星成份是檸檬醛。
  2. 每一個療效皆來自精油的某一種成份(尚末被推翻)。例如檸檬香茅之所以能抗痙攀,是因為其中的檸檬醛成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RReN K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